
尊敬的各位老师,2017级的师兄师姐、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我是2014级法学专业本科生、校15级立人1班的张嘉源。今天,政管大家庭又迎来了近六百名新主人。在这里,我谨代表政管学院全体在校学生,欢迎各位加入政管学院大家庭,欢迎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与我们一起记录学术生活、感受人文情怀、印刻比肩情谊!
今天,我想与在座的师兄师姐、学弟学妹分享三个标签。这些标签是我在成电、在政管学习生活的切身感受。
第一张标签:资源广博。
此时此刻,我挺羡慕你们的,因为你们站在新起点上,可以从新、从零开始,于我而言,虽然还有一年毕业,确已有些不舍,比如我会突然想起来说,图书馆那么多书籍,也许我看的,目前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学校的“成电讲坛”、学院的学术讲座,我好像并没有都能把握跟学者大师交流的机会;再比如,我旁听和选修的课程太少了,因为毕业后,我们再也享受不到那么多免费而有趣的课程了,所以希望大家珍惜时间、珍惜机会、珍惜资源。成电条件很好,我在成电学习的三年,因为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各种帮助和支持,能够前往科技部实习、参加亚青论坛志愿工作,能够参加各类型的创新创业比赛,并在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和四川省模拟法庭竞赛中斩获佳绩,而我身边的很多同学也纷纷参与到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城市管理大赛、辩论、演讲和写作比赛中,这些都是学校和学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的优质平台以及提升学生的“新四会”能力提供的优质资源和条件。学校和学院为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也在积极发展着“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通过学校、学院的项目走出国门,去到世界各地,也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共同学习、生活,让不同的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电子科大”四个字已经让我们有了很好的起点,也足以去干成一番事业。
第二张标签:求实务本。
政管学院是一所求真宏道、深明义理的文科圣地,也是一所大师、名师、良师云集的学院,他们亦师亦友,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学术讲座中,亦或是在我们的图书馆、综合楼,我们都能获得与专家鸿儒交流的机会。政管学院每一位老师都秉持一份精研笃定的工匠精神,这些习惯汇聚成榜样的力量,共同组成了政管人的精神特质,而这种精神特质也在传承中激励着我们前行。曾记得寒冬日子里,成都寒风肆起,晚上10点多,当我路过综合楼,四楼的窗户总会有一束鹅黄色的灯光洒在楼前的石阶上,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求实深研是诸多老师的写照,严谨做人做学问是他们的信条,耳濡目染,勤奋与求实也成了每一位政管人的符号。暑假期间,我亲眼目睹了学院很多备战语言考试,国内考研和公务员考试的同学,每天早出晚归,扎根图书馆、品学楼或综合楼,就这样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斗。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就在迎新现场,学院的志愿服务点专门设置了“党员先锋岗”为新生服务,我们的党员、团员积极发扬模范争先、主动奉献的优良品质,勤奋求实,务本求真,将政管人的精神面貌展现给了大家。管理者,需为法理精通、事理明了、文理顺畅,务实思辨、知行合一,此亦政管育人之期许。
第三张标签:情深谊长。
在成电学习是一种幸运,而在政管学院学习则是一种幸福。人们常常会认为法律条文和管理规范是精致的、从事法律和管理的人是冷漠的,而在政管学院,我的切实感受却是温暖,无论是任课老师耐心的为我们答疑解惑,还是辅导员对我们的嘘寒问暖,抑或是每年奋战优班答辩时班级同学的齐心协力,也正因为我所在的班级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优班,我的感悟也格外深刻,作为班长的我,总是能感受到同学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是这样一种安静和厚道使我愿意为同学,为班级奉献更多。在政管学院,所有的老师都是亦师亦友,真切的帮助我们在学术之路上成长,本科生、研究生、MPA、留学生、继续教育的同学们因为“政管人”这个共同的身份,在交流、学习、帮助中青衿为伴、共同成长。
师兄师姐、学弟学妹们,虽然我们在政管学院的时间有三年或四年,听起来很长,但它和成电、和政管学院的容量比起来,实在是太短了。再过两年,你们一定可以体会到跟这座楼、这个家的感情,当然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能在这里度过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最后,我还有两点经验也与各位分享:愿你打开视野,打开眼界,正如杜甫泰山望岳的诗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只有先将胸怀和眼界打开,才有可能“一览众山小”。愿你把握“天时地利与人和”。所谓天时,初入成电,尽快完成母校认同和专业认同;所谓地利,政管是学习的天堂,多读书、多交流、多互动 ;所谓人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学科专业,政管家庭每个人都是我们关怀、帮助和学习的对象,努力做一个有温度的政管人。
为公明德,为实尚善,让我们秉承政管学院院训之精神,在这里修身修德、笃行明辨、勖勉明理、博学深研,在人生新起点上,继续筑梦翱翔,梦圆成电,毕业后能为祖国和人民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