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午,由我院学生科创中心和分团委共同主办的城市管理竞赛与系列案例大赛分享会于综合楼401报告厅举行,学院副院长杨菁教授和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等三个学生团队代表作为嘉宾进行经验分享,80余名同学参加分享会。

杨菁教授以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的评委角度向同学们分享了赛事经验,重点回应了同学们三个问题。一是同学们参加什么竞赛。杨菁教授建议同学们优先参加由全国性的官方组织组织的比赛,此外,部分著名高校举办的赛事含金量较高也值得同学参加。二是同学们要不要参加竞赛。杨菁老师认为参加竞赛的基础一定是学有余力,她十分鼓励同学们参加学术竞赛,因为同学们通过学术竞赛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也可以在学术竞赛中拓宽视野。此外,杨菁教授特别提到我院学生在写作上具有优势,要在竞赛中充分发挥优势。三是如何参加竞赛,以及什么样的竞赛成果才是一个好成果。杨菁教授认为同学们要打开研究视角,开拓视野。要着眼于案例研究,选题要小,要具备学校和地方特色,同时也要是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杨菁教授特别强调同学们的学术成果一定要有理论支撑,具备研究分析框架。选好框架后,要做大量的社会实验,基于数据,提出分析思路,精准对策。最后,杨菁教授希望同学们要重视细节、打磨细节、完善细节,真正做到细节取胜。
接下来,三位团队代表分别上台分享参赛经验。首先是胡潇月同学作为全国城市管理竞赛一等奖团队代表进行分享,她依次介绍了本团队的案例主题、调研准备、调研设计,特别强调要使答辩形式新颖。张舒曼同学作为全国大学生安全案例大赛团队代表给学弟学妹们进行了分享,她介绍了各种了解比赛的渠道,如学校官网、公众号等等,提醒大家要注意判断比赛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学术理论作为支撑,要熟悉文本,答辩时注重自信的风度,流畅自然。最后,刘露作为全国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团队代表进行经验分享,她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大赛的基本信息,鼓励同学们积极参赛,建议大家在选题的时候注意选题要有社会热度,在答辩时要具有强大的逻辑性和气场。

团队代表分享结束后,分享会进入了访谈阶段。主持人向团队代表们提出了如何平衡学业进而竞赛的问题。访谈嘉宾认为学业和竞赛并不冲突,扎实的学业是竞赛的基础,参加竞赛则是学业优秀的表现。有同学向嘉宾们提出如何处理团队协作和团队摩擦的问题,嘉宾认为在组队的时候应该提前看到这个问题,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进行组队,这样会避免很多问题。
分享会末尾,学院党委杨直凡副书记强调同学们要进入一流的平台,参加一流的竞赛。鼓励大家进行系统的训练,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注重团队作战。至此,城市管理竞赛与系列案例大赛分享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