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公管学院本科2017级、2018级城市管理专业学生及2019级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到成都市规划馆参观学习,学院杨菁副院长及本科2018级城市管理班班主任邓文莉老师参加活动。
进入规划馆大门,“太阳神鸟”标志,及环绕在其四周的“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等成都市规划目标映入眼帘,待同学们集合完毕,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始了本次参观。

本次参观主要分为成都市的“过去”和 “未来”两个部分。同学们首先了解的是成都市的“过去”,即成都市的历史。通过解说员的解说及观看影片“九天开出一成都”,同学们在从四川盆地的形成至古代成都的几番扩建,再到近代成都市拆除城墙开放包容的历史书页中穿行,认识到了古代成都建城中“千年斜城”“天人合一”的建设理念,看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所谓天府”“既丽且崇,实号成都”的繁荣富庶,,赞叹于三星堆遗址灿烂的青铜文化、十二桥遗址独特的“船棺葬”、都江堰水利工程、络漆人等辉煌成就。历史应该铭记、遗址需要保护,针对这些,成都市拥有专门的“历史名城保护规划”,将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纳入城市规划总体方针政策,加以保护。

通过解说员的讲解及观看展览规划,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成都市的“未来”,即成都市未来的发展目标。成都市旨在建立“三城三都”,分别为“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以多样化的城市特色打造富有吸引力的城市名片。在自身发展上,解说员以城市全域沙盘模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视觉的盛宴。被仔细划分的城市的不同区域是成都市未来的不同发展方向,高水平发展的南部区域、高标准提升的西部区域、高起点规划的东部区域、高质量改造的北部区域、高品质优化的中部区域;从“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到“一山连两翼”的开阔,是成都市城市规划视野的转变;全长一万多公里的天府绿道的建设是对生态宜居的关注,三十五条地铁线路的规划是对出行便捷的关怀,天府国际机场项目的开展是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开展了分享交流。同学们纷纷感叹,看了成都市的发展变化和未来规划,进一步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城市的飞速发展。通过参观,同学们也把课程上学习的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知识进一步在实践中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