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考生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凌宝京教授讲述《成电故事》回顾成电六十四载峥嵘岁月

    信息来源:学生科 发布日期:2020-10-19

    10月15日,我院研究生《成电故事》主题讲座在清水河校区品学楼411教室举行。原成电1956级本科生,原研究生部主任凌宝京教授结合自己在校的求学、工作经历,为近2020级研究生新生讲述了成电自成立以来六十四载的光辉发展历程。

    凌宝京教授是成电1956年建校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作为最早招收的1000名学生中的一员,他见证了成电从兴建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凌教授回忆并展示了建校时期学生踏着泥泞的道路前往主楼上课,以及课余时间参与学校道路、体育场的修建的情况。在艰苦的学习条件下,凌教授和同学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为成电后期教学和科研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随后,凌教授重点讲述了自己在502教研室的科研实验和学习生活。1960年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后,凌教授选择继续留校任教,作为教师继续参与教学科研。在国际环境严峻、部队国防技术急需的情况下,凌教授和其他几位老师请战微光电视研制,经过大协作和全动员,从无到有建设了科研基地,并带领师生于1974年研制出硅靶视像管,随后又取得SFW-0、SFW-1型微光摄像管制成等成就。其中高亮度、高分辨率获得YAG显示管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凌宝京教授合编的《电子光学》获得全国工科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二等奖的成绩。

    1987年,凌教授继续在研究生部从事管理工作。讲座过程中,凌教授回顾了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1978年恢复学位和研究生培养的情况。他总结了自己任职期间成电发生的标志性大事,其中包括成电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以及这个时期成电确立了电子院校排头兵、中国高校第一梯队的地位。2002年退休之后,凌宝京教授选择发挥余热,继续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期间多次回校为学生讲授电子授像原理、电子与离子光学等课程。

    最后,凌教授提到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在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大背景和我校大力提倡“电子信息+”的发展契机,以及面临的全球在电子信息领域的战略高地竞争激烈、网络空间安全的挑战下,我们必须更砥砺奋斗。凌宝京教授引用习总给书记对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的话——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寄语所有同学要胸怀责任心使命感,为国家和民族振兴奉献力量;同时要热爱专业,并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民族事业。

    讲座结束后,凌教授与同学们亲切交流,一一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与同学合影留念。

    (文/图:公管学院研究生记者团 马芳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