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考生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党史学习教育】学院开展“走寻百年初心,磨砺师者品格”主题乡村振兴系列活动“重温长征精神——探索红色地区乡村振兴之路”党建调研活动

    信息来源:学院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1-05-24

    为纪念党的100周年华诞,进一步激发我院教师队伍对党史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加深学思感悟,磨砺师者品格,发挥学院学科优势,挖掘地方发展潜力,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公管学院党委组织学院教师开展以“走寻百年初心,磨砺师者品格”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系列活动。

    5月15日,公共管理学院组织教师队伍赴遵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重温长征精神——探索红色地区乡村振兴之路”党建调研活动,实地调研贵州遵义红色村落花茂村与苟坝村,学习了解该地区依托红色长征足迹,形成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乡村振兴经验,探索红色地区乡村振兴之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935年2月,红军在娄山关取得大捷,赢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胜,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重要转折,毛主席也在这里写下著名词章《忆秦娥·娄山关》。老师们来到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公园,实地参观了大尖山、小尖山红军战斗遗址、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毛泽东词碑等遗址文物以及娄山关红军战斗陈列馆,亲身领略娄山关的巍峨险要的同时,感受娄山关战役的紧张激烈,重温那段峥嵘的战斗历程,体会当年中央红军夺取这座雄关的艰难不易。

    “红色苟坝、乡愁花茂”

    近年来,贵州遵义花茂村、苟坝村依托红色长征足迹,紧贴乡愁理念,通过田园风光、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大力发展红色游、田园游,成了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典型,走出了一条精准脱贫的新路。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百姓富了起来、生态美了起来、产业兴了起来。

    1935年3月,党中央在苟坝召开会议,会议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实现了生死攸关的转折。在苟坝村,老师们先后参观了苟坝会议陈列馆、毛泽东住地、毛泽东小道、马灯馆、中华苏维埃银行、马鬃岭红九军团司令部驻地等景点,沿着伟人足迹追寻红色记忆,聆听“时代楷模”黄大发的奋斗故事,感受红色苟坝美丽乡村发展的崭新面貌。

    2015年6月16日,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走进村民的超市、农家乐,和村民座谈交流。在“红色之家”农家乐,总书记动情地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沿着习总书记走过的路线,老师们走进花繁叶茂之村,望眼青山绿水,寻找红色乡愁,体验百年土陶文化和古法造纸文化,感受花茂村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取得的新成就。

     

    “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老师们来到遵义会议遗址和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并前往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进行瞻仰,聆听革命先烈们的光荣事迹,感受红军战士为民族解放、国家兴亡作出的伟大牺牲和奉献,重温红军长征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与嘱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进一步加快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谋划落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作新时代的守业者和创业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